沥青路面基层分为半刚性和刚性。由于基层和面层是不同性能的材料,两者之间良好的粘结性和连续性是此类路面的首要要求。另外,当沥青面层渗水时,大部分水会集中在面层与基层的接缝处,造成沥青路面起浆、疏松、坑洼等损坏。因此,在半刚性或刚性基层之上增加下层密封层,对于增强路面结构层的强度、稳定性和防水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较常用的一种是采用沥青碎石同步封层技术。
下密封层
层间连接
沥青面层与半刚性或刚性基层在结构、组成材料、施工工艺和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层与基层之间客观地形成滑动面。添加下密封层后,面层和基层可有效连为一体。
转移负载
沥青面层和半刚性或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沥青面层主要起防滑、防水、抗噪声、抗剪滑和抗裂的作用,并向基层传递荷载。要达到传递荷载的目的,面层与基层之间必须有较强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可以通过下密封层(粘合层、渗透层)的作用来实现。
提高路面强度
沥青面层与半刚性或刚性基层的弹性模量不同。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并承受载荷时,各层的应力扩散方式不同,变形也不同。在车辆垂直载荷和横向冲击力的作用下,表层相对基层会产生位移趋势。如果面层本身的内摩擦力、粘结力和面层底部的弯拉应力不能承受这种移移应力,面层就会出现推挤、车辙,甚至松动、剥落。因此,必须提供额外的力来防止层之间的这种移动。添加下密封层后,层间增加了防止移动的摩擦力和粘结力,可以承担刚柔之间的粘结和过渡任务,使面层、基层、垫层和土基能够抵抗负载在一起。以达到提高路面整体强度的目的。
防水防渗
公路沥青路面多层结构中,至少一层必须为I型密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其目的是增强面层的致密性,防止地表水对路面和路面基层的侵蚀和破坏。但仅此还不够,因为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除了设计因素外,还受到沥青质量、石料性质、石料规格和比例、油石比、搅拌摊铺设备、碾压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滚动时间等影响。表层本应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几乎为零的透水性,但往往由于某个环节不到位而导致透水性较高,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防渗能力。甚至影响沥青路面本身、基层和土基的稳定性。因此,《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当地处多雨地区且沥青面层缝隙较大、渗水严重时,应在沥青面层下方铺设较低的密封层。
下封层施工方案
同步碎石封层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专用施工设备——同步碎石封层机,几乎同时在路面上喷洒高温沥青和清洁、干燥、均匀的石子,保证沥青和石子都喷洒在路面上。路面在短时间内。在外载荷作用下完成组合并不断增强强度。
沥青碎石同步封堵可采用不同类型的沥青结合料:软化纯沥青、聚合物SBS改性沥青、乳化沥青、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等。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是将普通热沥青加热至140℃或将SBS改性沥青加热至170℃。使用沥青撒布车将沥青均匀地喷洒到刚性或半刚性基层表面,然后将骨料摊铺均匀。骨料采用粒度为13.2~19mm的石灰石砾石。应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颗粒形状良好。碎石用量应占总铺装面积的60%至70%。
沥青和骨料掺量分别按最大用量1200kg·km-2和9m3·km-2控制。按此方案施工,对沥青喷洒量和骨料撒布量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必须采用沥青碎石同步封层车进行施工。在已喷透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上,铺铺热沥青或SBS改性沥青,用量约1.2~2.0kg·km-2,然后均匀铺一层单颗粒碎石。尺寸在上面。碎石的大小和碎石的粒径应与防水层上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粒径相匹配。其摊铺面积为全路面的60%~70%,然后用胶轮压路机稳压1~2次即可成型。撒铺单一规格碎石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不被卡车、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履带等工程车辆的轮胎破坏,并防止改性沥青因高温气候而融化。和热沥青混合料。轮子会粘住,影响施工。
理论上,砾石彼此不接触。摊铺沥青混合料时,高温混合料会进入碎石之间的缝隙,导致改性沥青膜受热融化。白色碎石经碾压压实后,成为沥青碎石嵌入沥青结构层底部,形成整体,并在结构层底部形成约1.5cm的“富油层”,可有效地起到防水层的作用。